文章詳情
PID控製算法
日期:2025-01-31 04:43
瀏覽次數:929
摘要:
1,PID是一個閉環控製算法。
因此要實現PID算法,必須在硬件上具有閉環控製,就是得有反饋。比如控製一個電機的轉速,就得有一個測量轉速的傳感器,並將結果反饋到控製路線上,下麵也將以轉速控製為例。
2,PID是比例(P)、積分(I)、微分(D)控製算法。
但並不是必須同時具備這三種算法,也可以是PD,PI,甚至隻有P算法控製。我以前對於閉環控製的一個*樸素的想法就隻有P控製,將當前結果反饋回來,再與目標相減,為正的話,就減速,為負的話就加速。現在知道這隻是*簡單的閉環控製算...
1,PID是一個閉環控製算法。
因此要實現PID算法,必須在硬件上具有閉環控製,就是得有反饋。比如控製一個電機的轉速,就得有一個測量轉速的傳感器,並將結果反饋到控製路線上,下麵也將以轉速控製為例。
2,PID是比例(P)、積分(I)、微分(D)控製算法。
2,PID是比例(P)、積分(I)、微分(D)控製算法。
但並不是必須同時具備這三種算法,也可以是PD,PI,甚至隻有P算法控製。我以前對於閉環控製的一個*樸素的想法就隻有P控製,將當前結果反饋回來,再與目標相減,為正的話,就減速,為負的話就加速。現在知道這隻是*簡單的閉環控製算法。
3,比例(P)、積分(I)、微分(D)控製算法各有作用:
比例,反應係統的基本(當前)偏差e(t),係數大,可以加快調節,減小誤差,但過大的比例使係統穩定性下降,甚至造成係統不穩定;
積分,反應係統的累計偏差,使係統消除穩態誤差,提高無差度,因為有誤差,積分調節就進行,直至無誤差;
微分,反映係統偏差信號的變化率e(t)-e(t-1),具有預見性,能預見偏差變化的趨勢,產生超前的控製作用,在偏差還沒有形成之前,已被微分調節作用消除,因此可以改善係統的動態性能。但是微分對噪聲幹擾有放大作用,加強微分對係統抗幹擾不利。 積分和微分都不能單獨起作用,必須與比例控製配合。
4,控製器的P,I,D項選擇。
下麵將常用的各種控製規律的控製特點簡單歸納一下:
(1)、比例控製規律P:采用P控製規律能較快地克服擾動的影響,它的作用於輸出值較快,但不能很好穩定在一個理想的數值,**的結果是雖較能有效的克服擾動的影響,但有餘差出現。它適用於控製通道滯後較小、負荷變化不大、控製要求不高、被控參數允許在一定範圍內有餘差的場合。如:金彪公用工程部下設的水泵房冷、熱水池水位控製;油泵房中間油罐油位控製等。
(2)、比例積分控製規律(PI):在工程中比例積分控製規律是應用*廣泛的一種控製規律。積分能在比例的基礎上消除餘差,它適用於控製通道滯後較小、負荷變化不大、被控參數不允許有餘差的場合。如:在主線窯頭重油換向室中F1401到F1419號槍的重油流量控製係統;油泵房供油管流量控製係統;退火窯各區溫度調節係統等。 (3)、比例微分控製規律(PD):微分具有超前作用,對於具有容量滯後的控製通道,引入微分參與控製,在微分項設置得當的情況下,對於提高係統的動態性能指標,有著顯著效果。因此,對於控製通道的時間常數或容量滯後較大的場合,為了提高係統的穩定性,減小動態偏差等可選用比例微分控製規律。如:加熱型溫度控製、成分控製。需要說明一點,對於那些純滯後較大的區域裏,微分項是無能為力,而在測量信號有噪聲或周期性振動的係統,則也不宜采用微分控製。如:大窯玻璃液位的控製。
(4)、例積分微分控製規律(PID):PID控製規律是一種較理想的控製規律,它在比例的基礎上引入積分,可以消除餘差,再加入微分作用,又能提高係統的穩定性。它適用於控製通道時間常數或容量滯後較大、控製要求較高的場合。如溫度控製、成分控製等。
鑒於D規律的作用,91香蕉视频APP下载還必須了解時間滯後的概念,時間滯後包括容量滯後與純滯後。其中容量滯後通常又包括:測量滯後和傳送滯後。測量滯後是檢測元件在檢測時需要建立一種平衡,如熱電偶、熱電阻、壓力等響應較慢產生的一種滯後。而傳送滯後則是在傳感器、變送器、執行機構等設備產生的一種控製滯後。純滯後是相對與測量滯後的,在工業上,大多的純滯後是由於物料傳輸所致,如:大窯玻璃液位,在投料機動作到核子液位儀檢測需要很長的一段時間。
總之,控製規律的選用要根據過程特性和工藝要求來選取,決不是說PID控製規律在任何情況下都具有較好的控製性能,不分場合都采用是不明智的。如果這樣做,隻會給其它工作增加複雜性,並給參數整定帶來困難。當采用PID控製器還達不到工藝要求,則需要考慮其它的控製方案。如串級控製、前饋控製、大滯後控製等。
5,公式:
數值pid的計算:
3,比例(P)、積分(I)、微分(D)控製算法各有作用:
比例,反應係統的基本(當前)偏差e(t),係數大,可以加快調節,減小誤差,但過大的比例使係統穩定性下降,甚至造成係統不穩定;
積分,反應係統的累計偏差,使係統消除穩態誤差,提高無差度,因為有誤差,積分調節就進行,直至無誤差;
微分,反映係統偏差信號的變化率e(t)-e(t-1),具有預見性,能預見偏差變化的趨勢,產生超前的控製作用,在偏差還沒有形成之前,已被微分調節作用消除,因此可以改善係統的動態性能。但是微分對噪聲幹擾有放大作用,加強微分對係統抗幹擾不利。 積分和微分都不能單獨起作用,必須與比例控製配合。
4,控製器的P,I,D項選擇。
下麵將常用的各種控製規律的控製特點簡單歸納一下:
(1)、比例控製規律P:采用P控製規律能較快地克服擾動的影響,它的作用於輸出值較快,但不能很好穩定在一個理想的數值,**的結果是雖較能有效的克服擾動的影響,但有餘差出現。它適用於控製通道滯後較小、負荷變化不大、控製要求不高、被控參數允許在一定範圍內有餘差的場合。如:金彪公用工程部下設的水泵房冷、熱水池水位控製;油泵房中間油罐油位控製等。
(2)、比例積分控製規律(PI):在工程中比例積分控製規律是應用*廣泛的一種控製規律。積分能在比例的基礎上消除餘差,它適用於控製通道滯後較小、負荷變化不大、被控參數不允許有餘差的場合。如:在主線窯頭重油換向室中F1401到F1419號槍的重油流量控製係統;油泵房供油管流量控製係統;退火窯各區溫度調節係統等。 (3)、比例微分控製規律(PD):微分具有超前作用,對於具有容量滯後的控製通道,引入微分參與控製,在微分項設置得當的情況下,對於提高係統的動態性能指標,有著顯著效果。因此,對於控製通道的時間常數或容量滯後較大的場合,為了提高係統的穩定性,減小動態偏差等可選用比例微分控製規律。如:加熱型溫度控製、成分控製。需要說明一點,對於那些純滯後較大的區域裏,微分項是無能為力,而在測量信號有噪聲或周期性振動的係統,則也不宜采用微分控製。如:大窯玻璃液位的控製。
(4)、例積分微分控製規律(PID):PID控製規律是一種較理想的控製規律,它在比例的基礎上引入積分,可以消除餘差,再加入微分作用,又能提高係統的穩定性。它適用於控製通道時間常數或容量滯後較大、控製要求較高的場合。如溫度控製、成分控製等。
鑒於D規律的作用,91香蕉视频APP下载還必須了解時間滯後的概念,時間滯後包括容量滯後與純滯後。其中容量滯後通常又包括:測量滯後和傳送滯後。測量滯後是檢測元件在檢測時需要建立一種平衡,如熱電偶、熱電阻、壓力等響應較慢產生的一種滯後。而傳送滯後則是在傳感器、變送器、執行機構等設備產生的一種控製滯後。純滯後是相對與測量滯後的,在工業上,大多的純滯後是由於物料傳輸所致,如:大窯玻璃液位,在投料機動作到核子液位儀檢測需要很長的一段時間。
總之,控製規律的選用要根據過程特性和工藝要求來選取,決不是說PID控製規律在任何情況下都具有較好的控製性能,不分場合都采用是不明智的。如果這樣做,隻會給其它工作增加複雜性,並給參數整定帶來困難。當采用PID控製器還達不到工藝要求,則需要考慮其它的控製方案。如串級控製、前饋控製、大滯後控製等。
5,公式:
數值pid的計算:
6,問題。Kp,Ti,Td三個參數的設定是PID控製算法的關鍵問題。
一般說來編程時隻能設定他們的大概數值,並在係統運行時通過反複調試來確定*佳值。因此調試階段程序須得能隨時修改和記憶這三個參數。
7,參數的自整定。
7,參數的自整定。
在某些應用場合,比如通用儀表行業,係統的工作對象是不確定的,不同的對象就得采用不同的參數值,沒法為用戶設定參數,就引入參數自整定的概念。實質就是在**使用時,通過N次測量為新的工作對象尋找一套參數,並記憶下來作為以後工作的依據。
8,pid算法流程圖:
8,pid算法流程圖: